kimsufi的机器很奇葩,安装系统的时候要么raid 1,要么不raid,这就很蛋疼了。
如果是单盘使用的话,那机械盘速度真的捉急,双盘做raid 0虽然比不上ssd/nvme,但大多数时候也很不错了。
没办法,自己动手吧。
其实软raid也一样是用系统和cpu来处理的,理论上和卷组/跨区卷没啥区别。
linux的卷组呢,就是把多个硬盘的多个分区合并成一个逻辑组,在此之上模拟出一个跨越多个物理设备的分区出来,理论上性能大约等于单个硬盘的N倍,N等于硬盘数量。
windows的跨区卷和linux的卷组概念一样,但是实现起来少一些步骤,所以理论上性能应该比linux的高一些,这只是我的推测。
实现方法:
linux(Debian 11):
首先要fdisk /dev/sda 和 sdb,把空闲空间创建分区,命令n是新建,所有参数都不输入的话就是使用所有空闲空间了,最后命令w写入退出。(如果sdb已有分区的话,用命令d删掉)
我这里sda新建的区是编号5
sdb是1
然后初始化物理卷,
pvcreate /dev/sda5 pvcreate /dev/sdb1
接着创建卷组:
vgcreate myraid0 /dev/sda5 /dev/sdb1
使用卷组创建逻辑卷
lvcreate --name raiddisk -i 2 -l 100%FREE myraid0
创建文件系统:
mkfs.ext4 /dev/myraid0/raiddisk
让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挂载
echo "" >> /etc/fstab echo "/dev/myraid0/raiddisk /raid ext4 noatime,acl,user_xattr 1 2" >> /etc/fstabd
到这里全部完成,但我发现个小问题,在这个时候如果手工挂载,然后写入文件什么的,重启以后会消失,这很奇怪,道理上也说不通。
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重启机器,经测试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挂载,则后续的使用没有任何问题。
Windows:
这个搞起来就更简单了,控制面板--管理工具里面打开计算机管理,把两个硬盘转换成动态磁盘,然后在空盘上面点右键--创建跨区卷,中途把两个盘都选进去,就行了。
这里也有个地方要注意,不知道为什么这里默认的格式化是完全格式化,会慢到死,所以要注意选上快速格式化。
过程都没抓图,放个效果图好了:
==============
测了一下,在有持续负载的情况下测的:
测试的时候因为有工作负载,所以速度肯定要慢一些,实际水准应该略高一些。
读写都300+,赶得上廉价ssd了,当然iops肯定差很多,好在我只当网盘用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