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安装编译需要的东东:

apt-get install g++ make automake

然后复制命令即可,不过运行需要较长时间,如果网络容易断或者中途需要走开,建议找个网络稳定的服务器作为跳板去执行。

命令:

wget https://s3.amazonaws.com/cloudbench/software/UnixBench5.1.3.tgz
tar zxvf UnixBench5.1.3.tgz
cd UnixBench
make
./Run

下面是别人提供的测试项目解释:

测试项目项目说明基准线
Dhrystone 2 using register variables测试 string handling116700.0lps
Double-Precision Whetstone测试浮点数操作的速度和效率55.0MWIPS
Execl Throughput此测试考察每秒钟可以执行的 execl 系统调用的次数43.0lps
File Copy 1024 bufsize 2000 maxblocks测试从一个文件向另外一个文件传输数据的速率3960.0KBps
File Copy 256 bufsize 500 maxblocks测试从一个文件向另外一个文件传输数据的速率。1655.0KBps
File Read 4096 bufsize 8000 maxblocks测试从一个文件向另外一个文件传输数据的速率。5800.0KBps
Pipe-based Context Switching测试两个进程(每秒钟)通过一个管道交换一个不断增长的整数的次数12440.0lps
Pipe Throughput一秒钟内一个进程可以向一个管道写 512 字节数据然后再读回的次数4000.0lps
Process Creation测试每秒钟一个进程可以创建子进程然后收回子进程的次数(子进程一定立即退出)。126.0lps
Shell Scripts (8 concurrent)测试一秒钟内一个进程可以并发地开始一个shell 脚本的 n 个拷贝的次数,n 一般取值1,2,4,8.42.4lpm
System Call Overhead测试进入和离开操作系统内核的代价,即一次系统调用的代价。6.0lpm

我这刚做的一次测试:

两次测试,一次用单核,一次用双核(我这个是2核的vps)。

两次得分不同,单核1000左右,双核1800多接近1900。系统进行资源调度和切换有开销的,所以绝不会1+1=2。

 

单核和某些另类一点的服务器会运行一次,多数机器是运行两次的,一次单核,一次多核。最下面的score是得分,越高越好,但是不能单纯的以此为准,有些会玩的商家可以把这个数值做的很高,实际使用却很渣的。

 

题外话,我觉得他这个分为单核和多核两种测试是很好的,实际上现在几乎所有windows和linux/unix的程序都只能使用单核,或者说只能使用一个逻辑处理器。早期的操作系统设计全都是这样的,理论上,一个线程只能使用一个逻辑处理器,而一个软件、程序、进程的主线程/主进程自身就是一个线程,这是早些年的操作系统设计遗留问题。

所以某些程序为了充分使用多处理器就开始琢磨多进程和/或多线程模式,在这方面,windows依然领先linux/unix一代,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,从windows 8/windows server 2012开始,单线程就可以完全使用所有的处理器资源。仔细看资源管理器,细心的人会有所发现的。以往,一个线程或者一个程序、进程最大限度可以把一个逻辑处理器的计算资源用满100%,比如双核(或者单核+超线程)的话就是整个系统的50%,四核(或者双核+超线程)的话就是整个系统的25%,而从windows 8/windows server 2012开始,一个线程即可使用全部计算资源,这是很大的进步,甚至在某些层面上来讲,这个设计思想让虚拟化显得没意义了。

跑题了,实际上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的并发计算量不大,或者同时运行的程序并不多,那么对你来说其实单核计算效率是最重要的。多核的计算性能只对多任务并发执行的时候才有意义,而实际上多数时候,多数进城/线程都处于沉默状态的。

再跑一下题,所谓的云计算、虚拟化什么的,实际最本质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沉默的计算资源使用起来,而使得(多数人的)整体成本降低;换而言之,所有这些提高计算资源使用率的技术只适合计算量不大的情况,如果计算量很大的话呢,实际上还是适合用物理机,因为不论多牛b的技术都不可能通过软件来超过物理计算性能的,我这句话至少在未来30年以内都是有效的。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呢?呵呵,在十几年前,商用/民用市场的虚拟化连玩具都算不上的时候,我参与了一个保密项目,细节不好说,就一句:这个项目我们是向国务院汇报的。至少三五十年以内,我们当年的设计理念和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公司达到的,还有就是现在逐渐开始火爆的vr这个玩意,十几年前我们就搞了。怎么说呢,我们国家在某些层面的科技实力其实并不差,甚至可以说比美狗日杂吹捧的什么fbi、什么nasa、某某公司、某某人强太多了,不过是这些东西太超前,配套的市场环境和成本限制了只能用在某些极度敏感的地方,但不是我们搞不出来哦。

唉,跑题太多了。所以呢,究竟什么适合自己,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,别人吹云计算是想让你花钱,这是人家的真正目的,并不是为你的业务、发展操碎了心哦,呵呵。

而且我觉得很奇葩的是,对微型应用,比如个人网站、架个梯子这样的事,肯定是虚拟机/云服务器的低端型号合适,节约成本;而略微上了规模以后呢,比如进入发展期的软件、网站、app什么的,实际上云计算的成本是高于物理机,并且计算性能低于物理机的,所以我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那么多人无脑跟风瞎B吹,难道自己都不会计算成本的么。。。

作者 听涛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